进入国联证券机构主页>>
【报告类型】宏观策略
【报告名称】2011年一季度投资主题:规避β风险,平衡资产配置
【报告机构】国联证券
【报告人】刘杰
【报告日期】20110117
【摘要】
2011年一季度投资主题:规避β风险,平衡资产配置
我们在去年底时(12月24日)的一份2011年投资策略报告中写过下面两段话:
“从股市的资产配置来看,中国股市在2010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增长型公司表现大幅好于价值型,高分红公司的市场,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投资者在2011年应该更加注重资产在增长和估值及分红间的平衡配置,尤其在上半年(一季度)政策风险较大和欧洲债务风险比较高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规避β风险。而随着通胀压力的减弱,投资者可以在上半年末逐步增加β从而放大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并具有估值优势的金融行业:某些金融企业具有低估值和高分红双重优势,并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而且股价位于历史的低位,投资价值已经相当明显”
新年伊始,当全球各主要资产价格均纷纷上涨的时候,中国国内股市继续“背道而驰”,继去年成为全球表现最差(虽然有股市自身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市场之后,2011年继续领跌全球主要股市。而与此同时,美股继续刷新着危机以来的纪录:标普500指数在收复了雷曼倒闭前的失地后继续向新高挺进 - 1300点触手可得;道指也在演绎着相同的故事,12,000点也近在眼前;纳指更是“风光无限”,进入新年后的上涨势头不减,超越危机前的高点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一直提及的科技类股在经济复苏阶段的强势可见一斑。
反观中国国内股市,在去年底和今年初连续紧缩货币政策的冲击下“磕磕绊绊”,2010年表现突出的行业在新年初始走势疲软,而去年表现明显落后的行业,尤其是金融业(银行,地产为主)的涨幅位居前列 - 这符合我们对投资者在2011年(尤其是上半年)要注重资产在增长和估值中配置调整的判断。
2011年一季度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两大最为明显的内外“冲击”:
通胀 - 尤其是食品价格的继续攀升。新兴市场的通胀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但由于新兴经济体消费结构的特性,食品价格占CPI比重(中国,印度,巴西均在30%以上)要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因此,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对新兴经济体通胀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也在增加。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下调了今年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预测,同时上调了某些农作物需求的预测,这无疑增加了食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联合国食品和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经达到2008年“食品危机”时的高点,较2009年时的低点上涨了54%,而某些主要农作物商品价格的涨幅更大。
玉米,小麦,大豆等价格自去年6月份以来均大幅上涨,而糖价已经创出了30年来的新高,较2010年低点涨幅超过100%,不过仍然只有上世纪70年代早期历史高点的一半,如果印度(世界第二大糖生产国)真的像市场担忧的那样将今年出口额度从200万吨降到110万吨(中国去年进口额达160万吨),那么糖价还会继续上涨。
·欧债危机 - 一季度面临的再融资考验严峻。我们曾在上一份策略报告中指出,2011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全球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欧元区在2011年一季度有4500亿欧元的债务到期需要再融资,这对市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虽然葡萄牙最新一轮的国债发行没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欧元区债务问题并没有根本的解决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欧元委员会提出增加去年设定的近一万亿美元救助金的规模。
我们依然维持此前一贯的判断:欧元区主权国家出现债务重组事件在所难免,我们的逻辑依然十分简单 - 在债务规模不断上涨并超过GDP,而偿债成本(利息)高于GDP增长率的时候,一个经济体是不具备偿债能力的。
我们同时也依然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将是非系统性的 – 会增加市场的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买入的机会),但不会造成二次探底 (大幅和较长时期的持续下滑)。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