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来了!今天,“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南京举行

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中国航天日设立于2016年,4月24日这一天,是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日子。迄今,已先后在北京、西安、哈尔滨、长沙、福州连续举办了五届主场活动。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今天,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航天领域的前沿专家、权威机构和优秀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航天事业“十四五”发展的宏伟愿景,探寻航天引领美好生活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机遇。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会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祝融号”火星车的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活动现场,还陆续收到了来自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巴基斯坦外层空间与大气研究委员会主席纳迪姆等外宾发来的祝贺视频。作为今年活动承办单位之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天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培养诸多创新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将“中国航天日”旗帜授予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承办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了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航天,国家航天局自2019年开始聘请“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今年,航天日组委会经过前期的广泛甄选和江苏省推荐,最终选出了人民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培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担任2021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记者从大会现场获悉,为促进科技与艺术融合,传播科学精神,繁荣航天文化事业,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基金会今年将首次举办联动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公益赛事——“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邀请各界人士参加比赛,参与创作。为奖励在航天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中国航天基金会评选出2020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获奖者——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王赤等10人获“钱学森杰出贡献奖”。接续奋斗、永攀高峰,现场,一大批战略合作火热签约。江苏省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2016年到现在中国航天日不仅是航天人的节日更是社会公众每年一次与航天近距离接触、互动式交流的嘉年华飞天揽月、遨游太空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中国航天发展的理念不断地广泛播撒今年中国航天大会为期4天,从4月23日至26日,大会设置30余项各类活动,包括论坛类活动、系列科普活动、科普与成就展,涵盖学术、产业、科普、文创四大活动体系,倾力打造集学术论坛、产业盛会、前沿展示、赛事路演、文创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术,深入探讨航天未来愿景,广泛推动世界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称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深的主论坛上,“人民科学家”叶培建等将带来12场特邀报告,聚焦探月、探火等重大热点话题。此次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落户南京江宁区,看中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航天航空产业发展优势,更是这里的现代产业体系、优良营商环境、创新创业氛围。目前,江宁以空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着力打造长三角航空产业发展高地。江宁空港经济开发区是第14个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已集聚约30家航空制造企业,在航空发动机制造方面,已引进中国航发南京轻型动力等龙头项目;在航空机电系统方面,国家多个重大专项落户园区,累计引入中航机电科技等十多个重点项目;在航空电源方面,已引进新兴东方航空装备等项目。一系列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形成巨大带动效应。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责任编辑:admin)